3D打印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(三)

阅读 1290 发布时间:2016-12-28 17:24

3.3 基本假设

 基于以上技术差距模型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,以及3D打印本身的特点,针对3D打印对零部件贸易的影响我们做出如下两个假设。

假设1:3D打印对最终货物贸易有正向影响作用。

假设2:3D打印对零部件贸易有替代作用,但由于技术的扩散与传导可能存在时滞性。


4 3D打印对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

4.1 3D打印对最终贸易的实证

(1)数据选取

 第一部分研究3D打印对货物贸易的影响,选取货物贸易总额作为衡量货物贸易的发展,数据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。考虑到目前3D打印以机械零部件、玩具等为主,选取了HS代码为84~95的项目作为研究样本。解释变量选取各国主要3D打印企业的单位产品销售额总额衡量3D打印的发展情况,数据来源于2015沃勒斯报告。此外,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水平,选取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指数作为控制变量。人均GDP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,劳动生产率指数选自OECD数据库。

 由于3D打印技术属于高新技术,研究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。为数据可得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到更广的范围,选取11个国家作为研究样本,分别是美国、日本、中国、韩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爱尔兰、意大利、瑞典和以色列。时间跨度为2009年~2014年,表1是对变量的详细说明。

(2)模型建立

根据预计3D打印对货物贸易的影响,建立模型:

 先判断建立个体效应模型还是混合回归模型,检验表明,H0:不同个体的截距项相同;H1:不同个体的截距项不同。如果F统计量大于临界值,则拒绝原假设,即应建立个体效应模型,反之建立混合回归模型。如果建立个体效应模型,采用Hausman检验判断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。H0:模型是随机效应模型;H1:模型是固定效应模型。如果P值小于5%,则拒绝原假设,即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,反之建立随机效应模型。

(3)描述性统计

 根据表2给出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可以看出,货物贸易的数据大致服从正态分布,3D打印产品销售额呈现尖峰的正偏态分布。二者标准差都较大,表明各国的货物贸易和3D打印发展情况差异较大。这与上面的理论分析吻合。

(4)相关性检验

 根据表3的相关系数矩阵可知,解释变量3D打印,提前排除多重共线性问题。

(5)模型结果

 经检验,F=132.70,大于临界值F(3,52);Hausman检验的P值为0.2291,大于5%,应建立随机效应模型。其中选取了几个模型,结果如表4所示。

 由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,模型(2)和模型(3)的所有估计系数均通过了1%的显著性检验,控制变量中人均GDP比较显著。结合模型的显著性、经济意义、简洁性,选取模型(3)作为最优结果。结果表明,3D打印机单位销售额对货物贸易的影响是正向的,并且在1%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。总体回归线为:

 即在控制经济发展水平不变的情况下,3D打印机数量每提升1%,货物贸易总额增加2512.878亿美元,由此可见3D打印技术的发展对货物贸易的影响巨大,因此假设1成立。


未完待续;


上一篇 :  3D打印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(二)

下一篇 :  3D打印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(四)